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解析——申论(地市级)
给定材料
材料1:
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周日约定好的教友福音会。他确实需要倾诉,但肯定不是向神父。到目前为止,至少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需要求助于某种宗教的地步。
身高1.74米,体重150斤,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这几乎是一个标准身材。当小邹回顾自己进入“体制”的四年,注视着自己不论从体型还是心理都还逐渐被“体制化”,甚至连血压、血脂也与周围的同事趋同时,面对着对外人看来“很顺”的处境,他有一种莫名的躁动。
对于这份职业,小邹的理解来自于四年间循环往复的工作节奏,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他只不过是需要在每个时间段内完成“规定动作”,虽不能消极怠工,但也不需要超额完成任务,四年来的工作天天如是,没有什么波澜。
事实上,小邹并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他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合乎常理。结果很意外,当需要向心理医生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小邹这位当年大学校园里的校报写手竟然发现自己无从谈起,他心想“或许是事情太多,没办法很完整地表述清楚”。
“说真的,目前这个工作节奏是50岁以上人的节奏,对我来说,这个节奏感觉上有点压抑。”小邹思考着,一字一顿地说,“有时我在想,我会不会真的习惯于这种节奏,拘句话说,是不是已经被这种节奏所禁锢,永远失去某些竞争力呢?”
有一段时间,小邹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节奏,对于自己分内应为的工作一丝不苟,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非分内的工作,熟悉事务流程的他也尽量帮着跑,他希望这样能够时刻让自己处于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不会有被社会主流节奏抛弃的感觉”。
然而,小邹很快放弃了这种做法。因为他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周围的同事极不适应,经常有人认为他是多管闲事;领导也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稳重一些”。到了发薪日,小邹的薪水也仍然是那个很少变化的数字。
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小邹把自己这种情况总结为和体制节奏有些不搭调。他梦想能有所改变。
小邹对于自己的收入也是不满的。以小邹的收入,如果仅仅是正常生活,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不买房的情况下。
但,小邹必须买房,而且已经买了房。他说:“这既是对女友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一个标尺。”
购买了期房的小邹,到今年年底就能拿到自己那个两居室的钥匙了。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小邹也把房子买在房价较低的郊区,而这意味着小邹不但要考虑买一辆汽车代步,还要考虑如何忍受上下班时段恼人的交通以及攀升的油价。
小邹对于买车抱持着一种幻想,但他自己心理非常清楚,以他目前的收入和储蓄,能偿还每个月1800元的购房贷款已经很不容易,买车基本上是一个短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已经还了两年贷款的小邹随口就能够报出自己资金的大致去向:2800多元的月收入在还完1800元的贷款之后,1000元的生活费用几乎让他每月都捉襟见肘。“如果赶上亲戚朋友结婚、生小孩需要随礼,我可能还要向父母借钱。”
其实,对于现实不安且不满的小邹并不是没有想过跳槽。然而他的顾虑几乎同他的渴望一样多。
非常稳定的“吃皇粮”生活对于小邹的诱惑仍然非常大,至少能够还贷款,至少可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一旦投身于滚滚洪流的社会,这一切就可能不复拥有。这几乎是小邹不能够承受的。“我不能拿自己和女朋友的将来当儿戏,我需稳定。”
然而,小邹的女朋友却并不这样看,她经常问小邹,每月就这点死工资,自己觉得值吗?这时的小邹经常是撇撇嘴,不再言语。
其实,看着自己的女友研究生毕业后七八千元的月收入,小邹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面临极大的压力,“那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时候确实心里很别扭。”
小邹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在没有特别机遇的情况下,很好能够在35岁之前就获得职务晋升,如果达不到,今后就不太可能再进一步,但总的来说工资也在涨,只要不犯错误,至少是安全的。
是否应该用永久的安全换取仅仅是可能的发展机会?这是小邹头痛的一件事,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小邹来说,马上就要面对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跳槽,这一切就肯定要推迟,这是他并不愿意看到的。
跳不跳槽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小邹一年多,时至今日,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像我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既然大多数都选择了继续,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的心在躁动,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材料2:
近年来频发的地震不仅使震区经济发展受挫,人民生命财产受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灾区民众的精神健康。相关调查发现,灾区许多人有与焦虑有关的不良情绪和身体,行为反应,在被调查者中,有恐惧感者接近总数的60%,有分离焦虑感者接近65%;超过60%的人为自己及家人的未来担忧,不仅如此,大约25%的被调查者还感到无法面对未来,近70%的人希望获得社会各界的心理援助。
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人民人巨大的内心伤痛中走出来,以积极良好而坚强的心态面对灾后的生活,需要很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但是心理专家数量是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心理专家力量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能迅速调整心态呢?
由一个健康公益网站组织的心理援助专家团,结合心理救援的实际经验,提议开展一项温馨的灾区心理安抚活动,即通过将代表 “心理援助在进行”含义的火红绸带在灾区的广泛传递,将心理奖杯迅速传播到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专家团把这一活动命名为“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
飞扬的火红绸带,能够给人以温暖、安全、激情、希望的感受。心理学家经常以火红色对经受灾难重创伤需要安抚的对象进行心理激励暗示。
当人们回到废墟看望自己坍塌的家园时,一条废墟上飘扬的火红绸带能给他们悲伤的心灵带来充满希望的激情;当人们在各大医院公告栏前寻找自己失散或失踪的亲人时,公告栏上飞扬的火红绸带能给焦急的人们带来温馨的慰籍和安抚;当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抬出生还者时,为其系上一条火红的绸带时,能从心理意义上能给他们一份坚定而积极的暗示;从事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的手臂上轻系的火红绸带,能够给每一位接受心理安抚的百姓安全和乐观的喻示:幸免受创的人们主动系上意味着心灵援助的火红绸带,能够向不幸的同胞传达自己衷心的祝福。
火红的“心理援助”绸带飘扬在坍塌的废墟上,轻系在实施心理救助的专家手臂上和受灾地区老百姓的手腕上,悬挂在每一辆过往的车辆的车镜上,可以在向整个灾区的人民传递爱的温暖。心理援助到哪里,代表“心理援助在进行”的火红绸带就系到哪里,可以让灾区人民在跳动的国旗红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让火红的绸带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召唤和重建家园的信心。
当火红的绸带遍布灾区,成为心理援助的某种象征符号时,心理救助会达到更好的效果。美好的心理安抚无处不在,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就会渐渐衰减。
材料3:
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了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5月底召开了项目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部署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提出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了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每月一报制。
7月,组建成立心理卫生协会,有团体会员39家,市卫生局投入20万元建立了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市初高中均成立了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室,四所高中配备了8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投入40万元改建了F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中心面积约为280平米,内设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沙龙室、心理沙盘室。
8月,在某服饰有限公司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几个社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署了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建设工作的进度安排和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全市建立市心理卫生协会—部门—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保证心理干预网络全覆盖,各级网络间相互协作,资源整合,紧密配合。
9月,市总工会的职工心理咨询室、妇联的女性职工心情舒缓中心和残联的心理咨询所,开始为企业职工、广大妇女和残疾人服务。该市12个文明社区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11个社区完成了心理干预室的筹建工作。
10月,市妇联开通了首条“女性心情舒缓热线”。市残联开设心理疏导室,专职开展残疾人及其家属心理健康服务。全市初高中除设立个体心理辅导室外,还加强了学生心理课程建设,初中二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高中一年级每班每月至少开设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
10月10日为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市心理卫生协会在X社区开展市抑郁症筛查大型活动,活动以“艺术•心灵•生活” 为主题,宣传活动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参与性高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和知识普及面。
10月中旬,聘请7位精神科专家,为全市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到F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坐诊和开展教学、学术活动。
10月下旬,卫生局招聘了1名医学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市卫生系统医学心理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训发展计划,争取到2014年,培养200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12月,开展心理社团、心理活动周、校园心理剧汇演等一系列创新性活动。Y社区组织了22名“知心姐姐”,和社区干部一道接受了心理健康知道系列培训。
12月21日,F市日报推出了“F市先行试水社会心理健康促进机制建设”的卫生专版,刊登了市心理咨询培训及市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等信息,公布了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时间和热线咨询电话。
2013年1月,市心理卫生协会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日大型广场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28块,发放宣传资料3种10000份。
材料4:
某网站发表了题为《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署名文章;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青年阶段则迎来生命周期中“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即在由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很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需求较少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因此,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特补的特殊时期,金钱“焦虑”成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中老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则是导致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等,尽管我们逐渐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行为,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有效交往很重要的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体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确立自我并非易事。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有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有些已经失效,新的标准或规范一时还不完整,而使一些青年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材料5:
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很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精神卫生专家W告诉记者,他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29%。不过,他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目前很多人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
“主观认识上存在误区是主要原因,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不敢去就诊,怕被人看不起。”W说,“不去诊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社会上帮助不够,我国心理医生整体水平不高。”
“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国家应该建立免费的心理急救热线,这种心理急救非常重要,同时应该让心理健康讲座进社区。”W说,“关键是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把心理疾病当成生理疾病来对待,同时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
“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型的、由家庭学校医院包括幼儿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心理调适体制和机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法律上规定由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给予支持,把精神人格有缺陷的人群纳入到依法治疗治理的轨道上来。”法学院教授H说,“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从法律上保障社会心理调适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2013年5月1日,我国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H指出,这一法律对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材料6: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完善相关立法和建立专门疏导机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价值观方面解决问题。
“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录的一个条件。”“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这些关于心理健康。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名人格言,被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能通过树立榜样,在教学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苏轼仕途坎坷而壮心不已,蒲公龄面对落第却发愤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却潜心著述……这些都构成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生动教材。司马迁忍辱十八载撰写《史记》。司马光苦熬十九春秋编著《资治通鉴》,曹雪芹十年寒窗写就《红楼梦》……前人感人的经历和给国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绝佳素材。
B是一家心理诊所的心理医师。在她成长过程中,作家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就曾经对她如何认知和面对生活中的缺陷起过不可磨灭的俢。“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湟水的河床发现一个没有了下半截彩陶罐子,他俩在河沟里的陶片堆里一块块翻找,试着把陶片对上罐子的缺口,陶罐渐渐地复原了,但是很后还缺腹部的一块始终没有找到。”沉浸在对小说情境的加快中,“我记得女主人公一再感叹;‘多美啊,可惜碎了。世上的事情多么拗人心意阿,生活也常常是这样残缺。’从此这部小说被教会找一个道理:生活原本可能正是美好与残缺的统一。”
B对记者说:“我特别高兴加拿大女作家门罗蕏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当年我就欣赏她一句名言:‘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我也总是想把这种幸福观传达给我的每一个病人。”
B称自己也同样是在经历过心理躁动、人生观迷茫之后,才慢慢形成了对人生和幸福的理解,“治疗病人的过程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自我诊治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在某个时段面临心理的问题和价值观的困惑。”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B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一提起价值观,似乎总被人嗤笑,但是心理问题的很终解决,其实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密切的关联性,也往往决定于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体认。”
第一题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第二题
“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第三题
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分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4)不超过500字。)
第四题
“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求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求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1) 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 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 不超过400字。)
第五题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 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 思想清晰,语言流畅; (4) 总字数1000—1200字。)
第一题、“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赋分说明
5个答案要点,每点2分,共10分;外加表达分5分(其中领起语1分,“如F市所做工作分类如下”;分类科学性2分,语言表述好2分)
如果只答了2点,“分类科学性和语言表述”分仅止于1-2分;答3点以上,“分类科学性和语言表述”分是3-4分。
参考答案
F市所做工作分类如下:1.机制构建。确立领导机构会议机制;完善人员设施配置,召开联络协调会,部署工作;组建心理卫生协会。2.完善设施。加大投入,建设辅导、咨询机构。3.服务咨询。开展各类咨询活动;打造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建立咨询热线。4.培训宣传。通过主题日、广场活动、报纸专版等加大宣传;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在开设课程和知识培训中加强教育。5.队伍建设。聘请专业化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第二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赋分说明
转型时期青年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1.金钱“焦虑”(1分),资源需求与资源占有之间不匹配的焦虑(1分)。2.历史虚无(1分),对历史缺乏了解(1分)。3.缺乏诚信(1分),出现个人贷款违约等“失信”现象(1分);4.心理承受力弱,容易产生心理疾患,且呈上升趋势(2分);5.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差,人格系统不稳定(1分);6.规范缺失和标准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困惑(1分)。
参考答案
转型时期青年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1.金钱“焦虑”,青年资源需求与资源占有之间不匹配;2.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历史虚无,对历史缺乏了解;3.缺乏诚信,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4.心理承受力弱,容易产生心理疾患,且呈上升趋势;5.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差,人格系统不稳定;6.规范缺失和标准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困惑。
第三题、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分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4)不超过500字。
赋分说明
内容15分,形式5分。共18个采分点,每条酌情给0.5-1分。如没有分类扣5分。
参考答案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一、生活方面:
1.您当前的收入是多少?您对您的薪资状况满意吗?
2.您有没有买房,是否有还房贷的压力?
3.您认为当前的物价水平是否超出了您的承受能力?
4.你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5.您当前遇到父母养老和抚养子女的问题吗?
6.您现在有随礼等人情往来方面问题的困扰吗?
7.您家人对您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
二、工作方面:
1.您对您目前的工作(节奏)环境满意吗?
2.您对单位的上下级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满意吗?
3.您是否想过跳槽?
三、心理方面:
1.您在工作中是否感到焦躁和压力?程度如何?
2.遇到心理问题时,您会怎么办?
四、思想方面:
1.您有没有宗教信仰?如果有,您的信仰是什么?
2.从价值观角度来说,成功对您意味着什么?
五、背景方面: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
3.您的政治面貌?
4.您的婚姻情况?
第四题、“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求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求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要求:要求:(1) 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 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 不超过400字。
赋分说明
总分:15分。
一、倡议书格式2分:标题、称谓、落款、日期,四项全有给2分,缺少任何一项给1分,只有其中一项或两项或三项只给1分,四项全没有不给分。
二、内容10分:
缘由3分:地震导致心理危机需要心理救助1分,专家人数有限或经指挥部批准1分,发出倡议1分。
象征意义2分:红色的象征意义1分,红绸带的象征意义1分。
具体措施4分:系在哪?给谁系?按项给分,出现1个给1分,很多给4分。
结语1分:发出呼吁1分。
三、整体3分:字面干净与否、内容流畅与否、逻辑清晰或上述步骤是否齐备,基本都是只给1-2分。
关于“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各界救灾人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心理援助是抗震救灾关键关头的关键工作,对于帮助灾区同胞走出悲痛,摆脱恐惧,克服焦虑,乐观面对生活意义重大。然而受到心理专家数量的限制,专业的心理援助不能普遍展开。因此,我们倡议全社会力所能及地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将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心理关怀传播到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飞扬的火红绸带能带给人温暖、安全、激情和希望的感受,对灾区群众具有积极的心理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倡导将火红绸带置于废墟上,给灾区同胞带来希望和激情;系在医院公告栏,给人们带来慰藉和安抚;系在车辆上,让乐观与希望处处可见;为生还者系上,给予坚定而积极的暗示;系在心理援助专家和志愿者手臂上,给受援群众安全和乐观的喻示。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火红的绸带系满灾区,让人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让人们对重建家园和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心理援助专家团
****年**月**日
第五题、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要求:(1) 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 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 思想清晰,语言流畅; (4) 总字数1000—1200字。
赋分说明
一类(33-40分):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
二类(24-32分):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13-23分):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分,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四类(12分以下):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
直面缺陷,享受幸福(钟君)
缺陷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幸福的甜总是和生活的苦相伴而生。幸福的圆满总是和社会的缺陷形影不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曾经在《幸福过了头》中指出: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佛家也没有把享受等同为享福,而是解释为“享同样的福,受同样的罪”。这说明,人生中的苦难挫折和生活中的遗憾缺失必然存在,要想体悟幸福,点亮幸福,实现幸福,就必须克服苦难,笑对挫折,正视问题。个人如此,社会和国家亦是如此。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矛盾交织,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叠加,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心理不健康引发的“心病”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的新病。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约有2亿人心理不健康。而在这些心病人群中,有70%以上是焦虑或抑郁等心理亚健康患者。在笔者看来,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根源于扭曲的价值观,其重要症结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生中的困难挫折等生活缺陷,从而不能享受在迎战困难过程中以苦为乐的幸福,不能享受在克服问题中求变求新的幸福,不能享受在笑对挫折中积极乐观的幸福。因此,要想享受幸福,就必须直面缺陷。
首先,要正视苦难,在艰苦奋斗中体悟幸福。艰苦奋斗是正视苦难,拥抱幸福的基本态度。社会焦虑是人们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社会焦虑源于人们物质的无节制欲望和信仰的缺失。艰苦奋斗是一种人生信仰,亦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成由俭,败于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唯有不畏艰难、矢志奋斗,才能建立信仰、知足常乐,方能稳中求进、赢得未来、体悟幸福。
其次,要笑对挫折,用伟大梦想点亮幸福。泰戈尔曾经讲过,负担将变成礼物,受的苦难将照亮你的路。积极乐观,怀揣梦想是面对各种挑战,迎接幸福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梦想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们的理想播散上一层诗意的光辉。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沉闷的,缺少梦想的时代是乏味的。面对困难,与其悲观地唉声叹气,不如用梦想点亮未来,为战胜困难点燃希望。当前,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点亮幸福的精神旗帜。
很后,要直面问题,用改革创新追求幸福。改革创新是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现幸福的根本路径。生活中的缺陷、人生中的挫折、社会中的矛盾,必然存在,不可避免。回避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唯有直面矛盾,改革创新才有可能化险为夷。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交织叠加,问题倒逼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更是奏响了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解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幸福乐章。
美国著名绘本作家谢尔曾经写过一本小书叫《失落的一角》,他用很简单的图画和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失落的一角,每个人总是试图寻觅这个缺失的角,有人找不到合适的,有人找到了,却因为太圆而转的太快,错过了很美的风景和风情。可见,小缺陷中有大幸福,完满未必幸福。正如南怀瑾所言:“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因此,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幸福的秘诀之一就是直面缺陷,笑对挫折,勇敢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