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 医保如何更
明确贫困线,拉开职工和居民医保差距
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病医保今年实现全覆盖。目前,大病医保的保障程度如何?能否有效遏制因病致贫?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16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份开办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人口9.2亿人。通过大病保险,全国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水平普遍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部分案例中大病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超过了50%,全国高的大病保险赔案实际赔付到了111.6万元。
大病医保的保障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很多地方目前仍按照基本医保的报销目录来报,其实还可以继续扩大报销范围。很多地方刚出台实施意见,人们的需求还没释放,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释放效应。
评价政策是否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需要看“因病致贫”怎么定义。国家的标准是参考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但这是比较粗放的标准,应该在实施细则中明确贫困线的标准,实现保障。
记者:帮扶困难群众,大病医保应该根据病种,还是根据实际产生的医疗费?个人筹资部分,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朱铭来: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囿于财力,帮扶措施只能按全人群的基本需求来设定,更多关注的是贫困人群。大病保险制度是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来帮扶的,也可以按照病种来帮扶。但我认为,按病种帮扶比较复杂,有些大病病种跟其他病种有关联,很难清晰界定。
目前,我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个人筹资部分保持在20%左右,其余部分由财政补助。由于我国医保实行的是自愿参加原则,如果提高个人筹资部分,一些人很可能会弃保。但是这种模式对基金运行造成很大的压力。为此,国家提出建立动态的筹资机制。我认为,应适当拉开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差距,鼓励人们参加职工医保,保障范围扩大至参保人家庭,同时保持较高的待遇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参加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人是真正需要国家保障的贫困人群,提高资金使用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