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每日一练

首页 > 保定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每日一练

2020保定教师招聘每日一练2020年(7月11日)

华图教育 | 2020-07-14 09:06

收藏

  1.【单选】“化性起伪”是( )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2.【单选】性恶论是( )主张。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3.【单选】“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 )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4.【单选】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是( )的主张。

  A.荀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5.【单选】墨子认为,通过( )来获得知识最重要。

  A.亲知 B.说知 C.闻知 D.做知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批判“性善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荀子还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其中化:转化;性:本性;起:通过;伪:后天人为力量导致的变化。意在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故本题选A。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批判“性善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荀子还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其中化:转化;性:本性;起:通过;伪:后天人为力量导致的变化。意在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故本题选B。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人伦。明人伦思想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开其端,孟子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故本题选C。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墨子认为要建立一个“兼爱、非攻”的社会,就要培养“兼士、贤人”,才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本题选C。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知识的理解,墨子认为,人的知识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指人们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它是从“践行”中得来;闻知,主要指从别人那里通过耳闻目睹(包括文字记载)获取来的知识;说知,则是人们根据耳闻目睹的情况、资料,通过思考、演绎、想象而推理出来的结论。墨子认为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也就是“说之”。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1. 2019年保定市及县区教师招聘试题合集

  2. 教育综合知识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

  3. 2020年保定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4. 2020年保定教师招聘笔试网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