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据北京市劳动部门统计,我市2001年共有下岗职工25万人,2002年下岗职工人数相对于2001年增加11.2%,占同期全国下岗职工人数的8.34%。而已经拉开序幕的全国政府机构改革,1997~2005年间大约48.6%的干部被裁出国家行政机关,这些被裁干部占同期录用公务员人数的60%,而同期录用公务员39653人。
另外,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28348元,比上年增长17.9 %,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6509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1089元,增长23.5%,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0253元,降低1.5%,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8375元,增长12.7%;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1366元,增长3.1%;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2804元,降低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37.8元,增长12.6%。
2.1.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 )。
A.27.8万
B.50.7万
C.333.3万
D.54.9万
2.2.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与1997~2005年间被裁干部的比例大约为( )。
A.100∶1
B.140∶1
C.5∶62
D.17∶3
2.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高于全市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
B.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约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倍
C.2004年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高于同期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D.2004年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高于同期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与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之和
2.4.下列全部是2005年的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全市职工年均工资
②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③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④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⑤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⑤>④
2.5.2005年全市各类职工年均工资较去年增长额最大的是( )。
A.全市职工年均工资
B.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C.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D.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3、
3.1.如图所示,从元朝到明朝可以看出( )。
A.百姓在粮食增产中获益更多
B.粮食增幅超过历史最好时期
C.农业水平比唐朝以前提高得更快
D.人的寿命并没受粮食增产的影响
3.2.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增长幅度( )。
A.清朝不如东汉
B.完全受粮食亩产的影响
C.南北朝、唐前朝超过了明、清
D.在封建社会后期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增长持平
3.3.如图所示,粮食亩产减少,对人的平均寿命影响最大的时期是( )。
A.东汉
B.南北朝
C.唐后期
D.宋朝
3.4.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均亩产增长最缓慢的是( )。
A.东汉→唐前期
B.南北朝→唐后期
C.唐前期→宋朝
D.元朝→清朝
3.5.从地均亩产、人均粮食和人均寿命都获益来看,最理想的是( )。
A.元朝→明朝
B.明朝→清朝
C.宋朝→元朝
D.唐后期→宋朝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汽车及石油类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随着2009年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实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在2009年增长的基础上,2010年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2010年1-6月实现汽车类零售额291.7亿元,同比增长29.9%,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1.4个百分点,同时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石油等消费品德快读增长,2010年1-6月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为322.8亿元,增长了13.4,汽车及石油类零售额的增长拉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 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个百分点。
4.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6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率( )。
A.同落42.3个百分点
B.加快12.3个百分点
C.同落42.3个百分点
D.加快12.3个百分点
4.2.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平均每月的汽车零售额约为( )。
A.51.01亿元
B.49.7亿元
C.15.9亿元
D.39.1亿元
4.3.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汽车零售额环比增幅最大的月份,其零售额约比上月增加( )。
A.7.1亿元
B.7.6亿元
C.13.9亿元
D.15.1亿元
4.4.2009年1-6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约为( )。
A.682.4亿元
B.381.9亿元
C.135.1亿元
D.1145.8亿元
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2-6月,该省汽车零售额逐月上升
B.2009年上半年该省汽车零售额高于下半年
C.2010年上半年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
D.2010年上半年该省汽车销售总额超过300亿元
5、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5.1.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A.954.44万
B.919.53万
C.911.90万
D.904.27万
5.2.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A.27.69%
B.7.72%
C.28.30%
D.27.0%
5.3.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A.46.28万
B.42.45万
C.42.54万
D.31.09万
5.4.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A.国有企业
B.城镇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制造业
5.5.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B.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C.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D.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ღ答案在下一页👇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C
解析:
2001年北京市共有下岗职工25万人,2002年下岗职工人数相对于2001年增加11.2%,占同期全国下岗职工人数的8.34%,则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25×(1+11. 2 %)÷8.34%>25×108%÷9%=300(万),观察量级,只有C符合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B
解析:
由上一题,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333.3(万人);由材料,1997~2005年间大约48.6%的干部被裁出国家行政机关,这些被裁干部占同期录用公务员人数的60%,而同期录用公务员39653人,则被裁干部人数为39653×60%=39653×0.6=23791.8(人),则 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与1997~2005年间被裁干部的比例为3333000∶23791.8>100∶1,只有B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C
解析:
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为28348×17.9%÷(1+17.9%)≈29000×0.18÷1.2,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为26509×20.1%÷(1+20.1%)≈26500×0.2÷1.2,很明显后者大,A说法正确。
全市职工年均工资为28348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37.8元,28348÷15637.8≈29000÷16000≈1.8,B说法正确;
2004年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0253÷(1+1.5%),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2804÷(1+7%),很明显后者大于前者,C说法错误。
2004年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1089元,地方企业职工20253元,地方集体企业职工11366元,很明显41089>20253+11366,D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C
解析:
全市职工年均工资为28348元,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1089元,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0253元,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8375元,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2804元。从大到小的正确排列顺序为②①⑤③④,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B
解析:
2005年全市各类职工年均工资较去年增长额分别如下:
全市职工:28348-28348÷(1+17.9%);全市企业职工:26509-26509÷(1+20.1%);地方集体企业职工:11366-11366÷(1+3.1%);地方国有企业职工:18375-18375÷(1+12.7%)。
首先排除A,因为A是全市所有职工的平均增长额,不可能为最大;观察后三项,很明显全市企业职工的增长额最高,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A
解析:
人均粮食增长幅度大于地均亩产增长幅度,说明百姓获益更多,故A说法正确;
从图中曲线可看出南北朝到唐前期的人均粮食增长幅度是最大的,故B说法错误;
由图可知,南北朝到唐前期这段时间内,粮食亩产曲线倾斜程度要高于元明时期,即南北朝到唐前期农业水平提升速度要大于元朝到明朝,故C说法错误;
由曲线可知,随着人均粮食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是有所提高的,故D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C
解析:
东汉人均寿命是呈下降趋势的,故A说法错误;
唐后期到宋这段时期,粮食亩产没有提高,但是人均寿命提高了,故B说法错误;
南北朝、唐前期相比于明、清,落差大而基础值小,即增幅大,C说法正确;
平均寿命没怎么变,但人均粮食增长了,D说法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B
解析:
由曲线可知,东汉到南北朝这段时间,寿命缩减幅度大于粮食减产幅度,并在南北朝达到最低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
易错点:A不能选,因为西汉到东汉这段时间,粮食产量保持不变,所以寿命缩短不是由粮食减产决定的。
3.4.答案: D
解析:
画图分析,可知,元朝到清朝的曲线上升幅度最小。
所以正确答案为D。
易错点:C不能选,因为是下降,不涉及上升。
3.5.答案: A
解析:
元朝到明朝这段时间,地均亩产和人口寿命都小幅增长,基本持平,而人均粮食量大大增加。
所以正确答案为A。
4.1.答案: A
解析:
2010年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8.1%-15.8%)×100=42.3个百分点。
4.2.答案: C
解析: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平均每月的汽车零售额为(41.01+41.86+40.95+39.34+43.43+43.88+51.00+50.71+43.11+46.34+49.76+53.28+51.46)÷13=596.13÷13≈45.9亿元。
4.3.答案: A
解析: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汽车零售额环比增幅最大的月份是2009年12月,其零售额比上月增加51.00-43.88≈7.1亿元。
4.4.答案: A
解析:
2010年1~6月汽车及石油类零售额同比增加
(294.7/(1+29.9%)*29.9%5+222.3/(1+43.4%))×43.4%≈67.8+67.3=135.1亿元,
故2009年1~6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为(135.1*100)/19.8≈682.4亿元。
4.5.答案: C
解析:
A项,2010年6月该省汽车零售额低于5月份,并非逐月上升,错误;B项,2009年下半年该省汽车零售额为41.86+40.95+39.34+43.43+43.88+51.00>40×6=240亿元,上半年为294.7/(1+29.9%)<300/1.25=240亿元,显然上半年低于下半年,错误;C项,2010年上半年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9-11.4)%=18.5%,正确;D项,2010年上半年该省汽车零售额为294.7亿元,未超过300亿元,错误。
5.1.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911.90+42.54-50.17=XXX.X7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5.2.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所以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为258.11-7.72=250.39。于是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50.39÷904.27≈250÷900=5÷18≈0.277,估算结果27.7%与A选项27.69%的误差最小,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占总体的52.6%,比重与上年相比提升2.2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954.44,200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则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954.44×52.6%-904.27×(52.6%-2.2%)=(954.44-904.27)×0.526+904.27×0.022≈50×0.526+900×0.022=26.3+19.8=46.1(万人),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国有企业、城镇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制造业从业人员与上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0.3%、-0.6%、2.2%、1.2%,并且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城镇集体经济值只占总体的7%,所以城镇集体经济吸引劳动力方面表现最不突出,故正确答案为B。
5.5.答案: D
解析:
A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A正确
B选项,根据材料“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非公有制,即其他各种经济就业人数占总体一般以上,所以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B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C正确。
D选项,根据材料“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重小于50%,故D错误。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为D。
——推荐阅读——